今年以來,昆明建立產業鏈“鏈長制”,各級黨政“一把手”掛帥又出征,帶頭當“鏈長”,協力大抓產業、主攻工業,一季度實現了產業新突破,新能源電池等產業鏈、產業集群逐漸崛起。
全市上下聚焦優勢,定向集中發力,精準招商引資,以項目建設為重,大力實施“建鏈”“壯鏈”“補鏈”“穩鏈”“護鏈”工程,努力打造一批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競爭力的新興產業集群,為打好、打贏經濟工作翻身仗,當好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排頭兵奠定堅實基礎。
壓實“鏈長”責任制
“抓實產業發展這個‘硬支撐’,握緊招商引資這個‘生命線’,牽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劉洪建說,“一把手”帶頭抓招商引資,集聚的是大企業、大項目等優質資源,釋放的是抓產業、抓項目的鮮明信號。
言行如一,慎終如始。為加快產業發展,去年底,昆明就建立了“13+N”重點產業鏈,并以黨政“一把手”為“總鏈長”,加速推進重點產業鏈建設。至此,昆明開始了“一把手”掛帥又出征的歲月,從深圳到福州,從沿海到內陸,昆明的“春風”吹響了奮進的號角,吹動了招商投資春城的腳步。在新的趕考路上,昆明的“一把手”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大抓產業,出征經濟大戰場,奮力拼搏,堅決打好、打贏經濟工作翻身仗。
奮斗是最動人的旋律。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比亞迪股份弗迪電池有限公司、云南省貴金屬新材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省內外企業,在一批批奮斗者的感召下,陸續走進、扎根安寧市;北京保羅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約五華區;云南華電投資尋甸風電項目……如今的昆明,在“一把手”掛帥又出征的真抓實干中,高效地把“路線圖”轉化為“施工圖”“效果圖”。統計顯示,一季度,各級黨政“一把手”赴省外招商37次、省內會見客商979次,東川區、尋甸縣、安寧市新引進重大產業項目均達到6個。
“一把手”帶頭當“鏈長”,鏈動的不僅是項目,也是協同作戰的能力。近幾個月來,昆明創新實施市級領導掛鉤聯系縣(市)區、聯系服務項目清單制;縣(市)區和開發(度假)區對照實施,分級分類管理。通過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做給一級看,全市各級各部門干部職工層層鏈動,紛紛走出辦公室,深入一線問計于民、問需于企,推動產業項目大干快上。
在全力以赴抓產業、抓項目、抓招商的“比學趕超”氛圍下,一季度,昆明與全省平均水平差距在縮小,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有進步,在全省16個州市中有進位。尤其是在推動各項工作快落地、真落實過程中,昆明市的產業發展有了新突破,新能源電池、稀貴金屬、信息制造業產業鏈、產業集群逐漸崛起。
全面提升項目落地效率
劉洪建指出,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圍繞“13+N”重點產業鏈,加快推進“鏈長制”實體化運作,推動重點產業鏈建設取得新突破。
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發展環境,“一把手”不僅掛帥又出征,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還以“當好排頭兵”大討論大競賽活動為抓手,團結帶領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一起定好“盤子”、理清“路子”、開對“方子”。
聞令而動,聽令而行。安寧市,瞄準“千億產值百億投資”目標,成立了重點產業發展和重點項目建設指揮部;指揮部下設現代工業發展、城市經濟發展等四大重點產業作戰部;作戰部部長、副部長由安寧市分管聯系工作的市級領導兼任,堅持集中指揮、扁平管理、兵團作戰、高效推進原則,每個作戰部開設作戰兵團,實行掛圖作戰、實體化辦公;一個重點產業(鏈)配備一個兵團、制定一個方案、形成一套政策、做透一個產業,全面提升項目落地效率。
富民縣,圍繞“一主二輔三培六鏈”的產業布局,培優做強新建材產業、裝備制造產業、稀貴金屬產業、鈦白粉產業、綠色能源產業、綠色食品產業六大產業鏈,積極引進“鏈主”型企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實施一批延鏈、補鏈、強鏈項目。
宜良縣,把“鏈長制”作為有力抓手,堅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兩手抓”,在建鏈、壯鏈、補鏈上下功夫,培育建立新型工業、綠色能源等7條重點產業鏈,瞄準“三類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繪制重點產業鏈招商地圖……
在全市各級各部門大力實施“建鏈”“壯鏈”“補鏈”“穩鏈”“護鏈”工程的背景下,昆明市立足豐富的磷礦資源優勢,依托扎實的磷化工、石油化工產業發展基礎,搶抓綠色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熱潮,主動加強與正負極、電解液等產業鏈核心材料龍頭企業、關聯企業的對接洽談。通過外引內培、招大引強,全市加快培育打造的千億級綠色新能源電池產業集群呼之欲出。其中,安寧市目前已落地(含簽約)的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項目有7個,在談項目有3個,總投資達672億元,年度投資達141億元。這些項目投產后,預計產值將達1630億元。此外,還有東川區的川金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磷酸鐵鋰、富民縣的硫鐵鋰鈦礬資源綜合利用技改、西山區的摻鎂新型超低溫新能源電池等已簽約項目。
目前,昆明市積極對接蜂巢能源、海辰新能源兩個儲能電池項目,蜂巢能源項目擬投資140億元,預計產值將達220億元,海辰新能源項目擬投資140億元。據估算,這些項目落地后,昆明市將形成覆蓋全鏈條、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新能源電池產業集群,新增產值將超過2000億元,產業規模將超過曲靖市的光伏電池產業集群,真正把資源優勢轉化成產業優勢,為打造國內領先的新能源電池產業基地提供堅實支撐。
全要素保障產業鏈建設
劉洪建強調,昆明在生物醫藥、先進裝備制造等產業方面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全市要在大抓產業、主攻工業上持續發力,加快發展壯大新興支柱產業,力爭到“十四五”末,把新材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先進裝備制造4個產業打造成千億級產業。
事實上,昆明市不僅形成了以貴金屬集團為代表的集采、選、冶、精深加工和研發應用于一體的稀貴金屬新材料產業鏈,以聞泰科技昆明智能制造產業園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鏈、智能制造產業集群,還依托高新區云南省生物醫藥產業主要聚集區,打造昆明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及云藥產業集群試點園區,形成以“云藥”特色產業、新型疫苗產業為主,化學藥、生物藥、醫學護膚品以及精準醫學檢測服務為重要補充的產業新格局;以昆明經開區、陽宗海風景名勝區、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昆明片區等聯動發展的千億級先進裝備制造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在生物醫藥產業方面,除形成以昆明高新區為核心的生物醫藥產業聚集區產業群外,昆明還構建了以空港經濟區、昆明經開區為拓展區,多個特色產業基地聯動的產業發展格局。目前,生物醫藥產業核心區和拓展區的產值已占全市的70%以上。2022年,按照“鏈長制”實體化思路,昆明正加快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創新疫苗研發及產業化集群項目、國藥中生血液制品生產基地、康樂衛士重組疫苗臨床及產業化基地、貝泰妮中央工廠、中國中藥云南滇中新區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形成以高新區國家級生物產業基地為核心,發揮全省生物多樣性資源優勢,推動產業協同聯動,聯合省內多地創建的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力爭到“十四五”末,昆明市生物醫藥制造總產值達600億元,年均增長17%以上,規模以上生物醫藥企業超過95家,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的工業企業達到10戶。目前,昆明正加快推進高新區健全完善生物醫藥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和服務鏈等,不斷培育和壯大園區特色產業集群集聚效應和核心競爭力,全力打造特色鮮明的西南地區重要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上述產業鏈、產業群雛形初顯,但仍需繼續補短板、強弱項,搶抓國際國內產業鏈分工重構機遇,因此,除當前正加速推進的“鏈長制”實體化運作外,昆明市還加快健全完善“鏈長制”工作機制,包括工作通報機制、聯席會議制度、服務保障機制、督導評價機制等,培育更具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壯大更具影響力的產業鏈條,建強更具支撐力的產業園區,推動全市構建結構優化、特色鮮明、層次清晰、競爭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為爭當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排頭兵“鏈動”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