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新等11位委員發言,對《政府工作報告》表示贊同,對省政府工作給予肯定,并就營商環境優化、經營主體倍增、邊境貿易、科技創新、數字經濟、糧煙協同、生態產品價值核算、“云嶺名方”推廣、景邁山保護、“惠民!钡忍岢鲆庖娊ㄗh。省政協委員、省總商會副會長、民建云南省委常委、昆明溫州總商會會長、云南巨力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國新代表民建界別作了主題為“創新發展加工貿易提高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的發言。
王國新表示,加工貿易是推進外貿轉型培育新優勢的重要支撐。當前,隨著全球范圍內以加工貿易為主要形式的制造業產業轉移大趨勢的形成,國家鼓勵中西部地區承接加工貿易梯度轉移政策措施的實施,云南承接產業轉移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在成本優勢的驅動下,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加速進入東南亞市場,一定程度稀釋了云南的區位優勢,一旦國內產業轉移政策窗口期錯過,云南發展加工貿易產業將很被動。
近期,《海關總署關于推動加工貿易持續高質量發展改革實施方案》印發,提出創新發展加工貿易的一攬子改革措施。昆明作為云南省的省會城市,是云南承接產業轉移核心區域,外貿發展情況將直接影響云南省的外貿經濟。我省應搶抓機遇,通過在昆明率先創新發展加工貿易,向國家爭取“國家加工貿易承接轉移示范地”落地云南。通過發展加工貿易,提升外貿產品質量、打造出口優勢產品,進一步促進云南對外貿易的轉型升級和發展方式的轉變。
為此,王國新建議:
一、完善特殊監管區基礎及政策。一是加快推進磨憨跨境公鐵聯運物流中心、國際班列集結中心、大宗商品集散中心落地實施;推動昆明王家營西站建設區域性國際貨運班列集結中心。二是在磨憨“圍網區”探索“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管理模式,爭取企業“二選一”選擇注冊地,并辦理相應的原產地證書;磨憨經合區爭取免征地方留存返回部分企業所得稅5年政策;有序將磨憨邊民互市進出口商品“正面清單”管理調整為“負面清單”管理;探索磨憨每人每日8000元免稅限額政策。三是優化綜保區管理,引入“沙盒監管”,向國家爭取擴大跨境電商進口醫藥產品品類。四是爭取放寬稀土產能置換、天然橡膠境外替代種植返銷進口指標和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等限制。
二、加速承接加工貿易梯度轉移。一是加強承接產業轉移規劃管理,制定承接加工貿易轉移項目指導目錄和負面清單。加強與沿海地區政府合作,探索共建加工貿易承接轉移示范園區。二是推動加工貿易企業向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集中,依托自貿區、保稅區、磨憨一磨丁合作區建成有利契機,在建設“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基礎上,將昆明爭取為“國家加工貿易承接轉移示范地”。
三、 集中培育外貿優勢產業集群。一是優先試點開展白糖、橡膠、糧食、木材等進出口管制型產品加工。二是推動先進制造產品進出口,重點開展“新三樣”(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農機、五金機電加工貿易。三是促進精細化工產品出口,支持磷化工、節能、環保等領域化工新材料發展。四是支持生物醫藥產品出口,逐步形成制劑藥和原料藥為主導的現代中藥、生物制藥、醫療器械、保健食品等多元化出口格局。
四、重點培育產品基地以及企業。一是加快花卉、蔬菜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和磷化工、花卉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爭取在有色金屬、磷化工、新材料、生物醫藥、先進設備制造等行業領域培育一批外貿轉型升級基地。二是扶持一批深耕行業“標桿”型企業,分梯度對企業進行支持。三是培育外貿“鏈主”型企業。分級分類培育一批重點外貿大企業、龍頭型加工貿易企業、骨干型邊貿企業、進口商品落地加工企業、“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企業、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和貿易雙循環企業。
五、提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一是加強企業品牌建設。鼓勵加工貿易企業創建出口品牌、收購知名品牌。支持企業發展貼牌生產加工貿易業務,推動企業從貼牌生產向委托設計和自有品牌方式發展。二是支持企業充分利用原產地累積規則,以首年減稅至零的商品和新增減稅商品為重點,加大機電產品、化工產品等出口。三是加強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推進有關政府部門、行業組織建設外貿公共服務平臺;支持企業建設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通關、退稅、物流以及保險等“一站式”綜合服務。
在與王國新委員進行交流時,王予波對王國新委員所提的意見和建議給予認可,希望昆明溫州總商會會長王國新多引薦溫商到云南來投資興業。
王予波對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他指出,團結就是力量、信心賽過黃金、奮斗鑄就偉業。我們要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省委工作要求,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匯聚最強正能量、畫出最大同心圓,書寫好中國式現代化云南實踐新篇章。
王予波強調,報告提出了今年目標任務。要以既定目標為指引、轉型升級為關鍵、為民造福為根本,在克難攻堅、團結奮斗中提振勇毅前行的信心,鞏固量質齊升的態勢,增進各族人民的福祉。希望政協委員圍繞中心工作,積極開展協商議政和民主監督,攜手并進推動高質量發展。省政府將與省政協加強協同配合,自覺接受民主監督,為委員履職創造良好條件。
省政協常務副主席趙金主持會議。
劉非、曾艷、納云德、楊洋、岳修虎、劉勇、陳玉侯、王以志、張寬壽、孫燦出席會議。